新聞中心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要“合力合為”
發布時間:2018-01-22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是我國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和向西開發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對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保持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要意義。這一戰略構想提出後,沿線各省市積極響應,普遍從确立重點建設項目、建立城市友好關系、搭建溝通交流平台、申請創建自貿園區、建設通訊網絡渠道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呈現出“你争我趕”的局面,開端良好。
在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過程中,沿線省市是分工協作的關系,應優勢互補,實現共赢。當前,國家層面的統一布局與規劃尚未出台,西部沿線省市出台的實施方案都是按照自身的發展定位和需求制定的,由于缺乏協調機制,出現了同質化競争的狀況。在資源禀賦、市場成熟度和社會發展水平接近的情形下,大家都選擇了近乎雷同的功能定位、産業布局和資源整合手段。例如,西部幾個重要城市都将重點建設任務确定在交通、物流、金融、文化中心建設上,實施措施也都集中在設立自貿區、保稅區、國際港務區、領事館、論壇永久會址、舉辦博覽會、貿易洽談會等方面,這很可能會造成西部地區新一輪的重複投資和産能過剩,為将來的惡性競争埋下伏筆。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是一項跨國系統工程,覆蓋亞歐100多個城市、30多億人口,涉及國際、國家、區域多個層面,需要有關方面團結合作、協同創新、共同推進。目前,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間、區域間、城市間深層合作協調機制還未形成。在國際層面,絲路沿線地區的雙邊或多邊經貿合作服務體系、保障機制及糾紛協調解決機制、法律合作機制還不完善,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機制尚不健全,政策環境和金融環境亟待改善。在國家層面,尚缺乏對絲路沿線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及安全政策的統籌協調。在區域層面,西部沿線省市開展的經濟活動不能很好地互相協調,在基礎設施建設、貿易變通機制完善、友好城市合作等方面單打獨鬥,效果不佳。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是經濟活動,企業是推進主體,産業是發展基礎,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當前,西部沿線省市在國家的産業分工結構中,主要還是面向東部承接産業轉移,向西開放的産業外向度不足,尤其是與中亞國家的經濟往來基礎薄弱。加之中亞地區與西部地區的産業結構類似,在資源性産業領域有着高度的重合性,在農産品貿易領域有突出的競争性,且這兩大領域的國際貿易受制于國家關系和政策影響,具有不确定性。而中亞地區需要的輕工業産品并非西部地區的産品優勢,許多省市正在謀劃發展的食品工業也面臨着産品檢驗方面的限制,産業發展和合作可能都會受到影響。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一項長期而複雜的任務,需要冷靜思考、科學應對,來不得半點盲目。目前,有關方面的熱情很高,頗有“激情”代替“理智”的傾向,很需要降降溫、醒醒腦。當務之急,應該做好以下四件事:
一是因地制宜确定發展定位。“思路決定出路”,“目标指引行動”。在呼籲國家層面加快制定絲綢之路經濟帶總體規劃、确立發展目标的同時,西部沿線省市也應科學思考,進一步明晰自身定位,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和比較優勢,統籌長遠目标和近期任務,兼顧國家戰略和地區責任,在國家戰略布局中尋找自己的發展機遇。
二是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貿易暢通”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内容,企業是其主角。在“讀懂”沿線國家市場需求的基礎上,發揮有實力的國有企業的帶動和示範作用,支持其率先走出“國門”;積極與民間商會、協會組織溝通,引導中小民企搶抓機遇,快步“西行”,依據自身能力和行業特點,選擇合适的切入點,迅速占得市場先機。
三是廣泛開展文化友好交流。“國之交在于民相通。”而要實現“民心相通”,開展文化交流是基礎。要發揮西部沿線省市文化旅遊資源豐富的傳統優勢,廣泛開展與沿線國家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近期要着重在加快培養雙方急需的語言、貿易、金融和旅遊方面的緊缺人才,建立企業咨詢服務機構等方面開展工作,為相互間的人員往來、項目合作、商貿物流、金融活動提供便捷的咨詢服務和法律支持。
四是加快搭建溝通協調平台。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是“集體項目”,需“合力合為”。要建立西部沿線省長、市長聯席會議制度及省市與中央相關部門定期協商制度,加強省市間跨部門聯合型智庫建設,共同開展對絲路沿線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法律、人文等方面的研究,建立基礎數據庫,方便沿線省市互通信息,形成良性互動機制。
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作者和出處!

[ 關閉此頁 ]
聯系我們
聯系人:嚴先生
電話:18858203956
郵箱:841232329@qq.com
網址:eastcake.com.cn
地址:湖州市雙林鎮倪家灘村雙林大橋西堍南側
湖州蔚藍化工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C)2018 網絡支持 中國化工網 全球化工網 生意寶 著作權聲明 備案序号:浙ICP備15004739号-1

浙公網安備 33050302000646号

9420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手机在线WWW免费观看